【聆聽孩子的話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天下父母都關愛自己的孩子,希望他們不要行差踏錯。因此,我們心裡日夜 都會想?如何栽培他們,口裡經常會「引導」和「教導」他們,苦口婆心,希望他們 「受教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上天造人很有心思,每個人都有一對眼、兩隻耳朵和兩個鼻孔,不過只有一 張嘴巴和一條舌頭,或許提醒我們要多觀察、多聆聽及多呼吸感受,卻要小心說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「好的聆聽者」是十分珍貴的,人人都希望身邊至少有一位。我們願意成為 兒女的「聆聽者」,陪伴他們成長嗎?我們希望我們的兒女學懂「聆聽」嗎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校長學習要聆聽孩子時,有以下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和互勉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1) 投資時間: 就算多忙碌或多疲倦,每天務要抽點時間與子女聊聊。多做漸成習慣,習慣成自然,讓你和所愛的人(當然包括子女)都習慣又樂意向 對方分享自己的東西,又願意聆聽對方的傾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2) 話題多樣性: 教養子女,當然離不開嚴肅的議題,但也要有輕鬆和生活瑣事點綴一 下,哪怕話題是天南地北或東拉西扯,這些無拘無束的對話或笑聲, 將來或會在你與子女相處的回憶圖畫中添上繽紛的色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3) 互動: 「溝通」必須是雙向的,彼此互動才能共同譜出美麗的樂章。如果兩 人相處時越願意向對方分享自己的事情和感受,便越有說不完的話 題;相反地,大家之間的距離便越來越遠及會漸漸變成無言以對或欲 言無語,十分可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4) 適當場合及時機: 場合和時機都會影響大家對話成效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效果,所以一定 要讓大家都能暢所欲言及感覺良好。除了認真坐下討論外,可考慮家 長預備晚餐時﹐子女協助或站在廚房門外與家長分享,又或在飯餐中 談天說地(雖說:「食不言•寢不語」,只要保持合適的餐桌禮儀便 可),都是彼些交流的好機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5) 有耐性: 這點是家長通常面對最大的難題,因為我們時常戴?這頂「家長帽 子」。家長們,我們要快快地聽,慢慢地說,更要慢慢地動怒。就算聽 到子女的說話後心中有意見或情緒,也不要急於表達,甚至只管說自 己的,那只會令兒女不願再說下去。想聽到他們的心底話和接受你的 意見,便要有耐性,要保持良好的互信關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想到若干年後,家長可以與兒女互相傾心吐意,多麼美麗啊!祝願家長們 也可成為子女的亦師亦友,愛護和關懷對方!